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画卷,用简单自然的语言传递出超脱尘世的闲适心境。
前两句写景:开凿的龙形山道旁草木苍翠欲滴,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川可能是"长川"或"清川")。白鹭在平旷的原野上飞翔,傍晚细雨轻柔飘落,整个画面充满朦胧的诗意。"闲"字用得巧妙,既写雨丝的从容,也暗含诗人悠闲的心境。
后两句抒情: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所有世俗烦恼都被洗净,心境像水一样清澈透明。最后三个字缺失处可能是"听潺湲"或"看云还"这类描写,表现诗人沉浸在流水声中物我两忘的状态。
全诗最大魅力在于: 1. 动静结合:苍翠的山、平旷的野是静景,白鸟飞、暮雨落是动景,共同构成鲜活画面 2. 感官丰富:有视觉的苍翠、听觉的流水、触觉的细雨,全方位唤醒读者感受 3. 意境升华:从写景自然过渡到写心境,展现中国传统美学中"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就像用文字拍了一段短视频:先展示苍山碧水的全景,然后镜头捕捉白鹭飞过雨幕,最后特写溪流,让观众仿佛也感受到山间清新的空气和洗涤心灵的宁静。
王曙
(963—1034)河南人,字晦叔。太宗淳化三年进士。累官知益州,为政峻严。仁宗天圣七年,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以疾请罢,出知陕州,徙河南府,复召为枢密使。景祐元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性喜佛,深自抑损,方严简重。卒谥文康。有文集及《周书音训》、《唐书备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