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耕草堂冬日即事杂诗五章与黄太守丈安涛 其五

坛坫巍巍东阁开,群公联袂肯偕来。
乌尤郭璞九仙骨(郭丹叔丈凤),花县潘安六代才(潘寿生丈眉)。
惭愧贱名留短碣(丈于草堂立题名碑),风流耆宿感蒿莱(谓郭频伽先生麟)。
归帆明日钱江梦,定挈灵猿倚石台。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冬日里的聚会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前辈的敬仰。

首先,诗人提到“坛坫巍巍东阁开”,意思是说在一个高大庄严的厅堂里,大家聚在一起。接着,“群公联袂肯偕来”描绘了众多朋友携手而来的情景,展现了大家团结友爱的氛围。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提到了两位德高望重的前辈:一位是“乌尤郭璞九仙骨”,指的是郭丹叔,他像仙人一样受人尊敬;另一位是“花县潘安六代才”,指的是潘寿生,他才华横溢,家族世代显赫。诗人通过赞美这两位前辈,表达了对他们的钦佩之情。

随后,诗人提到“惭愧贱名留短碣”,意思是说自己的名字被刻在了一块石碑上,感到有些惭愧。这里诗人谦虚地表示自己的成就无法与前辈相比。接着,“风流耆宿感蒿莱”表达了对已故前辈郭频伽先生的怀念,感慨时光流逝,前辈已逝。

最后两句“归帆明日钱江梦,定挈灵猿倚石台”,诗人想象自己明天就要乘船回家,梦见了钱塘江,并决定带着灵猿在石台上休息。这里的“灵猿”象征着自由与灵动,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冬日聚会、赞美前辈、怀念故人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和对前辈的敬仰。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