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二首 其九

晨征入空谷,仰见百尺桐。
枝枝拂青云,叶叶生回风。
其根激清泉,泻湍若惊鸿。
匠石持斧斤,揕伐离涧中。
伯牙一顾此,旋以命良工。
黄金错其尾,白玉为弦徽。
饰以合欢绮,檿丝以缭之。
昔为枯朽质,今登清庙隅。
贵重非所羡,长愿守根株。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棵梧桐树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为改造的思考,以及对简单、本真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头,作者描述了自己清晨进入山谷,看到一棵高大的梧桐树。这棵树的枝条高耸入云,树叶在风中摇曳,根部有清泉涌动,水流如惊鸿般奔腾。这里,梧桐树象征着自然的原始美和生命力。

接下来,诗中出现了匠人,他带着斧头砍伐了这棵树,将其从山谷中移走。随后,著名的琴师伯牙发现了这棵树,命人将其制成精美的琴。琴身镶金嵌玉,装饰华丽,成为了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这里,梧桐树从自然的象征变成了人为加工的产物,代表了一种被改造、被赋予新价值的过程。

然而,诗的结尾,作者却表达了不同的态度。他说,虽然这棵树现在成为了贵重的艺术品,但他并不羡慕这种价值,而是更愿意守护它原本的根株。这表明作者更看重事物的本真和自然状态,而不是人为赋予的浮华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梧桐树的命运,探讨了自然与人为、本真与改造之间的关系。作者在赞美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简单、真实生活的向往,提醒人们不要被表面的华丽所迷惑,而应珍惜事物的本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