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衣街

雉头金镂又珠胎,烟绪香云昼不开。
御路傍人皆欢息,逡巡红焰作青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焚烧华贵衣物的场景,通过强烈的视觉对比传递深刻的社会讽刺。

前两句用"金丝珠胎""香云缭绕"等词堆砌出衣物的奢华——这些宫廷华服镶嵌珠宝、熏着名贵香料,连阳光都透不进衣箱。但后两句笔锋一转:当这些华服被扔上御道焚烧时,围观百姓的叹息声中,火焰瞬间将绚丽的红色化为青灰。

诗人用"逡巡"这个动作暗示焚烧的犹豫与惋惜,而"红焰变青灰"的强烈色彩转换,就像电影里的慢镜头,让读者眼睁睁看着珍贵化为虚无。这种奢侈与毁灭的鲜明对比,实际上在讽刺权贵阶层的铺张浪费——百姓为之叹息的不仅是衣物,更是被挥霍的民脂民膏。

全诗像一场蒙太奇:珠光宝气的特写突然切到火焰吞噬的画面,最后定格在飘散的青灰上,用视觉冲击力代替说教,让奢华自焚的场景自己说话。

杨备

建州浦城人,字修之。杨亿弟。仁宗天圣中为长溪令,后宰华亭。庆历中为尚书虞部员外郎,分司南京。尝乐吴地风俗之美,作《姑苏百题》,每题笺释其事,后范成大修志多采用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