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长沙陈述庐乃勋瞻麓图①六首 其三

月明邻篆感山阳,向秀年来两鬓霜。
游子天涯无好梦,墓门风雨更沧凉(述庐以曾受山阳篆以革命中止。)。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怀旧与哀伤之情,核心是借历史典故抒发对逝去亲友和革命理想的感慨。

前两句"月明邻篆感山阳,向秀年来两鬓霜":诗人看到月光下的印章(邻篆),想起山阳典故(魏晋时期向秀悼念亡友嵇康的故事),暗示自己也像当年的向秀一样,在岁月流逝中(两鬓霜)怀念逝去的故人。这里的"山阳"既指历史典故,也暗指朋友陈述庐曾参与的革命事业(山阳篆)。

后两句"游子天涯无好梦,墓门风雨更沧凉":漂泊在外的游子(可能指陈述庐或诗人自己)连做梦都不得安宁,而想到墓园(可能指逝去的革命同志)在风雨中更显凄凉。最后一句特别沉重,用"墓门风雨"的景象强化了革命理想破灭、同志离世的悲凉感。

全诗巧妙融合个人漂泊之苦与时代伤痛,用月光、印章、风雨等具体意象,将历史典故与现实感慨自然衔接,让读者感受到那个特殊年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诗中既有对友人的追忆,也暗含对革命未竟事业的怅惘,情感真挚而克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