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乐 其四

蕊珠宫里七言成(太清乐),十二⑴神君一一名(太清乐)。
云拥苍虬归火府(太清乐),风随素虎出沧瀛(太清乐,太清乐)。

现代解析

这首《太清乐 其四》描绘了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仙境场景,语言瑰丽,想象力丰富。

开头"蕊珠宫里七言成"直接把我们带进天宫——蕊珠宫是道教传说中的神仙居所,"七言成"暗示这首诗本身就是神仙创作的仙家作品。紧接着"十二神君一一名"像点名册一样,让读者感受到天界众神井然有序的威严。

后两句用"云拥苍虬"和"风随素虎"两组动态画面,展现了神兽出没的奇幻景象:青龙驾着云彩返回火府,白虎乘着风从大海飞来。"苍虬"(青龙)和"素虎"(白虎)都是道教四大神兽的代表,诗人用"拥""随"两个动词,让这些神兽仿佛有了生命,整个画面既壮观又飘逸。

全诗通过"蕊珠宫""神君""火府"等道教意象,配合"云拥""风随"的流动感,营造出一个既庄严又灵动的神仙世界。每句结尾重复的"太清乐"就像仙乐的回声,让整首诗自带一种循环往复的韵律美,读起来仿佛能听见天界的仙乐袅袅。

赵佶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