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漏新成

台门新漏一声闻,从此朝昏百刻分。
他日郡人思太守,也须谈及叶参军。
风雨虽昏漏不移,百年应未失毫釐。
须知万户千门里,正得人间吉凶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新建成的计时器(漏壶)给城市生活带来的变化,以及它在时间长河中的象征意义。

前四句讲的是漏壶建成时的场景:新建的报时装置发出第一声报时,从此城市有了精确的时间划分("百刻分"指古代将一天分为100刻的计时方式)。后两句用"叶参军"的典故暗示,就像人们会记住建漏壶的官员一样,未来百姓也会感念现在这位造福地方的太守。

中间四句突出了漏壶的永恒价值:无论刮风下雨,漏壶始终精准运转("未失毫釐")。最后两句升华主题: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乃至人间的吉凶祸福,其实都在这滴滴答答的漏声中悄然注定。诗人通过这个日常器物,写出了时间对人类社会的主宰力量。

全诗妙在把冰冷的计时器写出了温度,既赞美了为民办事的官员,又通过"漏不移"的意象,让人感受到时间面前人人平等的深刻哲理。这种从小物件切入,写出大境界的手法,正是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程师孟

(1009—1086)宋苏州人,字公辟。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历知南康军、楚州,提点夔州路刑狱,徙河东路。晋地山谷春夏多水,师孟出钱开渠筑堰,淤良田万八千顷。自江西转运使改知福州,治行为东南之最。累知广州、越州、青州,为政简严,痛惩豪恶,民为立生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