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 其三

蓬头赤脚勘书忙,顶不笼巾腿不裳。
日日饮醇聊弄妇,登床步入大槐乡。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非常直白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不拘小节、自得其乐的文人形象。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形象刻画:前两句像漫画一样勾勒出主人公的外貌——头发乱蓬蓬,光着脚丫子,连正经的头巾和裤子都不穿,却忙着埋头看书。这种反差感既滑稽又真实,让人看到一个完全沉浸在自我世界里的读书人。

2. 生活情趣:后两句写他的日常生活,每天喝点小酒,和妻子逗趣玩闹,上床后很快进入梦乡("大槐乡"用典指梦境)。这种描写没有刻意美化,反而用"饮醇弄妇"这种接地气的表达,展现普通人真实的生活乐趣。

3. 精神境界:全诗最妙的是把邋遢外表和丰富内心形成对比。主人公看似不修边幅,实则精神世界非常充实——能专注读书、懂得享受生活、保有童心童趣。这种"表面随性,内心自在"的生活态度,正是古代文人追求的超脱境界。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市井语言写文人雅趣,就像现在有人说"穿着睡衣撸串看论文",把高大上的文人形象拉回人间,让我们看到:真正的精神自由,往往就藏在最普通的生活细节里。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