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神奇的场景,充满了神话色彩和想象力。诗人通过描绘“玉麟”、“祝融”等神话中的元素,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这里的“玉麟”可能是某种祥瑞的象征,而“祝融”则是古代神话中的火神,代表着力量和权威。这些元素暗示了某种神圣的仪式或庆典。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西山”和“陵井”,这些都是地理名词,但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仙境或神秘之地。诗人似乎在表达,不必非得去那些遥远的地方,才能找到超脱凡尘的境界。最后一句“又得餐霞十二人”是关键,这里的“餐霞”指的是道家修炼中的一种境界,意味着这些人已经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神话元素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不必远行,只要心中有追求,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仙境。这种境界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超脱,更是一种心灵上的升华。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