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车盖实公庵

云火欲烧天,得凉过得仙。
蛙随残雨闹,犬护一僧禅。
竹色摇山磴,荷声拂水田。
别期秋月夜,来借石床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山中的宁静景象,充满了自然与禅意的融合。

诗的开头,“云火欲烧天”形象地描绘了夏日的炎热,仿佛云彩都被太阳烤得像是要燃烧起来。但紧接着,“得凉过得仙”则带出了一丝清凉,仿佛在这酷热中,忽然找到了一片凉爽之地,让人感觉如神仙般舒适。这种对比,既展现了夏日的炎热,又突显了山中清凉的珍贵。

接下来,“蛙随残雨闹,犬护一僧禅”描绘了雨后的景象。青蛙在雨后欢快地鸣叫,而一只狗则在守护着一位正在禅修的僧人。这一静一动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的生机,又透露出一种宁静的禅意,仿佛在这喧嚣的蛙声中,僧人依然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竹色摇山磴,荷声拂水田”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景致。竹子在风中摇曳,映衬着山间的小路,而荷叶的沙沙声则像是在轻轻拂过水田。这两句诗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最后,“别期秋月夜,来借石床眠”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他希望在秋月之夜再次来到这里,借用石床安眠。这不仅表达了对这片山林的留恋,也暗示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山中的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宁静与禅意的融合,表达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它让我们感受到,即使在炎热的夏日,也能在自然中找到内心的清凉与平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