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则师归越

归里悬心复苦形,生涯蓑笠伴铜瓶。
鱼随洗钵冲遗粒,龙倚移舟识唪经。
佛庙春游湖树暗,神涛晴渡越峰青。
高才不独江山助,王谢风流旧有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送别一位名叫则师的高僧归越时所写。整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送别画面,展现了则师和尚的生活场景和归途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则师的敬仰之情。

首句“归里悬心复苦形”,则师返回家乡,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身体也因旅途劳累而显现出疲惫。这里的“悬心”和“苦形”形象地描述了则师归乡时的心理和身体状态。

接下来,“生涯蓑笠伴铜瓶”是对则师僧侣生活的描绘。则师以蓑衣和斗笠为伴,一个铜瓶作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简朴而清净的生活反映了他修行的淡泊和宁静。这句诗突出了则师的清贫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鱼随洗钵冲遗粒,龙倚移舟识唪经。”这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则师在归途中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境。鱼儿在则师洗钵时跟随冲出的粮食嬉戏,仿佛能辨识到这些掉落的食物;而乘船的龙则能识得则师诵经的声音。这两句诗赞美了则师与自然界的和谐,也体现了他深厚的禅修境界。

接下来,“佛庙春游湖树暗,神涛晴渡越峰青”描绘了春天佛庙周围湖边树木茂盛的景象,渡过晴空,越过青翠的山峰,有一种清新明快的感觉。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也隐含了则师的高尚品德和清高的禅意。

最后,“高才不独江山助,王谢风流旧有灵”则表达了对则师高超才华的赞美,同时也提及了像王、谢这样的著名家族留下的文化传统和风范。这两句诗不仅赞扬了则师的独特才华,也寄托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则师归途场景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其淡泊的生活态度和高超的禅修境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和感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