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送别一位判官赴京时的复杂情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首句“阙下情偏已绝稀,天涯身远复相依”,意思是说在朝廷中真挚的情感已经很少了,而你我虽然身处天涯,却依然彼此依恋。这里诗人感慨官场中的情感淡薄,但他们的友情却不受距离影响。
接下来的“庭花每对从容落,夜烛多同笑语归”,描绘了两人曾经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庭院里的花儿悠然飘落,夜晚的烛光下常常伴随着欢声笑语。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君子是行应柏署,鄙人何望即柴扉”,诗人称赞判官此行定能在京城的高官署中大展宏图,而自己则只能守着简陋的门扉,无法有同样的抱负。这里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自己境遇的无奈。
最后两句“青云若遇交亲话,白璧无心待发挥”,诗人希望判官在仕途顺利时,如果遇到亲友谈论自己,只需如实相告就好,不必刻意夸赞。诗人以“白璧”自喻,表示自己并不追求功名利禄,只愿保持本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也抒发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诗中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官场现实的清醒认识,情感真挚而复杂,读来令人动容。
薛能
薛能(817-880年),字太拙,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人。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薛能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