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篆卿尝于厂肆得一扇先大夫旧物也作书画者九家张听庵吴恪斋王忍庵王孝禹诸公皆早即世存者陈韬庵师一人而已篆卿既以见诒赋诗寄谢兼呈韬庵(庚午)
谭侯手中扇一持,誇视坐客称瑰奇。
同光诸老盛名德,九家书画相参差。
传观到我喜且恸,先人旧箑今在兹。
当时父执满天下,嗟我始丱成孤儿。
已孤卅载复见此,如发楹语垂涕洟。
谭侯闻言色为动,以扇归我胡敢辞。
扇中岁月记丁丑,景皇初政殊雍熙。
朝官儒雅竞谈艺,气味仿佛中兴时。
恪斋小笔有远意(吴抚部大澄。),忍庵殿体无俗姿⑴。
华东张叟亦奇士⑵,能貌竹石摹枯枝。
自馀诸公尽名宿,各以妙笔穷天倪。
通神书法谁瘦硬,螺洲能画沙中锥(陈太傅宝琛师。)。
藏棱出力不侧媚,风骨内蕴高宸知。
岂惟晚节券忠荩,早从笔势徵期颐。
同时弄翰八九辈,阅五十稔今何之。
天留一老独住世,尚写细字敲新诗。
承平故物半秦火,海桑换世尊周遗。
伤残家国视此扇,什袭韫椟宁吾私。
谭侯索诗久始报,纪事远愧琼琚词。
我家旧德孰最稔,诗成先质螺洲师。
同光诸老盛名德,九家书画相参差。
传观到我喜且恸,先人旧箑今在兹。
当时父执满天下,嗟我始丱成孤儿。
已孤卅载复见此,如发楹语垂涕洟。
谭侯闻言色为动,以扇归我胡敢辞。
扇中岁月记丁丑,景皇初政殊雍熙。
朝官儒雅竞谈艺,气味仿佛中兴时。
恪斋小笔有远意(吴抚部大澄。),忍庵殿体无俗姿⑴。
华东张叟亦奇士⑵,能貌竹石摹枯枝。
自馀诸公尽名宿,各以妙笔穷天倪。
通神书法谁瘦硬,螺洲能画沙中锥(陈太傅宝琛师。)。
藏棱出力不侧媚,风骨内蕴高宸知。
岂惟晚节券忠荩,早从笔势徵期颐。
同时弄翰八九辈,阅五十稔今何之。
天留一老独住世,尚写细字敲新诗。
承平故物半秦火,海桑换世尊周遗。
伤残家国视此扇,什袭韫椟宁吾私。
谭侯索诗久始报,纪事远愧琼琚词。
我家旧德孰最稔,诗成先质螺洲师。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述了谭篆卿从古董店得到了一把先父留下的扇子,并因此作诗表达谢意。诗中还提到了几位著名的书画家,他们的作品都保存在扇子上。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先父和这些书画家的怀念之情。
首先,诗句中提到的“谭侯手中扇一持,夸视坐客称瑰奇”意思是说谭篆卿得到了一把非常特别的扇子,当他展示给在座的客人时,大家都称赞它非常珍贵。
接下来,“同光诸老盛名德,九家书画相参差”描述了这把扇子上画着多位著名书画家的作品,这些名家的作品各有特色,使得扇子更加珍贵。
“传观到我喜且恸,先人旧箑今在兹”则是诗人看到扇子时心中激动又悲痛的情绪表现,因为它是父亲的遗物,勾起了他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当时父执满天下,嗟我始丱成孤儿”说明诗人年轻时,父亲有许多朋友,但随着父亲去世,他成了孤儿,感到非常孤独和寂寞。
“谭侯闻言色为动,以扇归我胡敢辞”表示谭篆卿听到诗人的心声后,非常感动,将扇子归还给了诗人。
“扇中岁月记丁丑,景皇初政殊雍熙”这句提到扇子上的画作可能是丁丑年景皇初政时的作品,那段时间政治安定,文化繁荣。
“恪斋小笔有远意(吴抚部大澄。),忍庵殿体无俗姿”其中提到了书画家吴恪斋和王忍庵的作品,说他们的笔触深远而不俗气。
“华东张叟亦奇士,能貌竹石摹枯枝”描述了张听庵老人画竹石的技巧和独特风格。
“自馀诸公尽名宿,各以妙笔穷天倪”表示扇子上还有几位有名气的书画家的作品,他们的画作各具特色,技艺精湛。
“诗成先质螺洲师”最后提到诗人把这首诗写好后,请陈韬庵师(螺洲能画沙中锥)品评。
整首诗通过描绘扇子上的书画作品以及诗人的感想,展现了对先父和书画家们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和对艺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