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从何处来

欲识春生处,先从木德来。入门潜报柳,度岭暗惊梅。
透雪寒光散,消冰水镜开。晓迎郊骑发,夜逐斗杓回。
淑气空中变,新声雨后催。偏宜资律吕,应是候阳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悄然到来的过程,通过一系列自然现象的变化,展现了春意的萌动和生机。

开头两句点出春天的源头与“木德”相关(古人认为春天属木,象征生长),暗示春天从万物复苏的力量中诞生。接着,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写春天的踪迹:柳树悄悄发芽,梅花在岭上无声绽放,冰雪消融成水,水面如镜——这些都是春天悄悄来临的信号。

诗中还提到人们迎接春天的活动:清晨骑马郊游,夜晚仰望北斗星回转,说明人们已感知到季节的变化。最后,诗人强调春天的气息在空气中流转,雨后的鸟鸣仿佛在催促万物生长,而这一切美好的景象,似乎都在等待一个更高远的存在(“阳台”可能指神话中与春神相关的地方)。

整首诗把春天比作一位温柔的使者,它不声张,却用细微的变化唤醒世界。诗人通过观察自然和人事,捕捉到春天无处不在的痕迹,让人感受到生命焕新的喜悦。

白行简

白行简(776年-826年)唐代文学家,字知退,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著名文学家白居易之弟。字知退。元和二年(807)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累迁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又曾任度支郎中,膳部郎中等职。著有文集10卷,文辞简易,有其兄风格。白行简文笔优美,著有《李娃传》、《三梦记》等唐人传奇。白行简所作《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由法国汉学家伯希和从敦煌石窟发现,带回巴黎;后又经荷兰外交家高罗佩翻译成英文,名闻世界。另有名篇《滤水罗赋》。《李娃传》有弗兰兹·库恩翻译的德文译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