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述 其一

昨日犹孩笑,萱堂七箸边。
免怀头白日,伤性血衰年。
苦请终无帝,穷呼岂有天。
代身如可得,争赴是黄泉。

现代解析

这首诗《哀述 其一》描绘了一位老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无奈。我们可以逐句来分析:

1. 昨日犹孩笑,萱堂七箸边
- 这句诗描述的是老人回想过去,感叹年少时还能嬉笑玩耍,而如今已经到了七旬高龄。
- “萱堂”指的是老人的母亲。在古代,人们常常在家中种植萱草,因为它象征着母亲的慈爱。这里通过“萱堂”代指母亲的晚年时期。
- 这句话传达了时光飞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2. 免怀头白日,伤性血衰年
- “头白日”指的是年老的白发,表现出老人衰老的外貌。
- “伤性血衰年”描述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精力不复当年。
- 通过这两种描述,表达了一种对衰老和岁月无情的惋叹。

3. 苦请终无帝,穷呼岂有天
- “苦请终无帝”意味着老人向上天祈求解决自己的痛苦,但似乎并没有得到神灵的帮助。
- “穷呼岂有天”则进一步强调,即使他竭尽全力呼喊,也无法得到上天的回应。
- 这表达了人间苦难无处诉说,即使向天乞求,也得不到回应的悲凉心情。

4. 代身如可得,争赴是黄泉
- 这句话中“代身”意思是希望有人能代替他承受苦难,或者自己去代替别人。
- “黄泉”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地下世界,代表着死亡。
- 总体来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愿意以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别人的安乐,甚至愿意自己去死的绝望心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老人面对衰老和痛苦的无奈与挣扎,以及对命运的深深无奈。诗人用平实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