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会稽溪口躬师上人房

溪口佳山水,高人住此中。
生台下沙鸟,疏磐逐江风。
倚槛千岩寂,焚香万法空。
如何凭小笔,一为写衰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山水世界,以及一位隐居于此的高僧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和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

开头两句直接点明地点和人物——溪口的山水很美,一位高僧住在这里。这里的"高人"既指品德高尚的人,也暗指修行高深的僧人。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禅院生活的宁静:讲经台下的沙洲上有鸟儿栖息,稀疏的磬声随着江风飘散。靠着栏杆望去,群山寂静;点燃香火时,感觉世间万法皆空。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个远离尘嚣、清静无为的修行环境。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诗人突然从旁观者变成了主角:我这样一个小人物,该如何用这支拙笔,来描绘自己这个衰老之人的心境呢?这里透露出诗人对高僧超脱生活的羡慕,以及对自己年华老去、无法超脱的无奈。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先用淡墨勾勒出山水禅院的轮廓,再用细笔点染生活细节,最后以自问收尾,留下余韵。诗人通过对比高僧的清净无为和自己的衰老无奈,表达了对精神解脱的向往。

施昌言

通州静海人,字正臣。第进士。授将作监丞,通判滁州。知太平州,上政论三十篇。入为殿中侍御史、开封府判官。后历任地方州官,卒于京师。虽能任繁剧,然治家则凌乱无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