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气始至赠汤潜庵司空

立夏气始至,昼日昏昏然。
岁月真白驹,悔吝成华颠。
叹恨晚学道,欲老今衰颜。
先生玉润姿,眸子瞭且妍。
修辞寡则要,妙理无支繁。
物我通冥悟,冲和相盘旋。
对之心融释,追往徒险艰。
景光不肯留,此日足可怜。
别后三数晨,示我以文篇。
浩浩河江流,漭漭星宿源。
圣路久充塞,百家翻狂澜。
谁能芟淫诐,默识天无言。
游心坟索外,敛精羲皇前。
誓将奋迟暮,矫厉思孤鶱。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人到晚年对时光飞逝的感慨,以及遇到知音后重燃学习热情的复杂心情。

开头四句用立夏时节的闷热天气,比喻自己浑浑噩噩的生活状态。诗人突然惊觉时间像白马跑过缝隙一样快,后悔年轻时没好好钻研学问,现在头发都白了才着急。

中间部分描写遇到一位气质如玉的先生(汤潜庵)。这位先生眼睛明亮有神,说话简洁却道理深刻,能让诗人放下心中纠结。两人讨论学问时,诗人感觉找到了精神共鸣,但想到过去浪费的时间又很懊恼。

"浩浩河江流"之后,诗人用长江黄河的源头比喻学问的根本。他感叹真正的圣贤之道被埋没,各种杂乱学说反而流行。这里暗含对当时学术环境的不满,认为需要有人来清除这些歪理邪说。

最后六句是诗人的决心:虽然年纪大了,但受到先生启发后,决定重新钻研古代经典("坟索"指古籍,"羲皇"代表上古智慧),像孤独高飞的鸟一样坚持追求真理。全诗在自我勉励中结束,展现出"活到老学到老"的积极心态。

全诗魅力在于真实呈现了中年人常见的"知识焦虑",又通过遇见良师重获动力的经历,传递出"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的乐观精神。比喻生动(如白驹过隙、孤鶱高飞),情感起伏自然,容易引发读者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