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楼(题为整理者所加。(杨权整理))

岚光滴翠水漪澜,碧射危楼六月寒。
晓色斜阳真可爱,争如烟雨倚阑干(清同治《韶州府志》卷二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烟雨楼的美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的韵味吧。

首句“岚光滴翠水漪澜”,意思是山上的雾气带来翠绿色的光芒,水面上泛起细细的波纹。这句诗用“滴翠”来形容山上的雾气,仿佛轻盈地滴落在绿色的草木上,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漪澜”则形容湖面的波纹,如同水面轻轻颤动,给人一种温柔的美感。

第二句“碧射危楼六月寒”,诗人接着描绘出了烟雨楼的壮丽景象。这里的“碧”指楼的颜色,是翠绿色的,而“危楼”则是指高高的楼阁。“六月寒”并不是真的在六月感受到寒冷,而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这句话,强调了烟雨楼的高耸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使在酷暑六月也能感受到一丝凉意,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接下来,“晓色斜阳真可爱”,诗人又将视线转向了不同的时间,早晨的阳光和傍晚的夕阳,都显得格外美丽动人。这句诗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无处不在,无论是在清晨还是傍晚,都能找到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

最后一句“争如烟雨倚阑干”,诗人邀请读者想象自己在烟雨楼的阑干旁倚靠,享受着烟雨蒙蒙的美好时刻。这里的“烟雨”不仅指自然界的雨雾,也象征着一种诗意的氛围。诗人通过这句话,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更加梦幻、宁静的世界,让人不禁想要置身其中,一探烟雨楼的美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诗意盎然的氛围。它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还传递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种宁静而美好的意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