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太师掾陈德润归吴省亲
列戟三槐第,王章九锡臣。
鸣珂皆贵戚,弹铗尽嘉宾。
公府多甄录,先生蚤见亲。
下帷谭亹亹,开阁礼谆谆。
春瓮蒲萄熟,朝槃苜蓿新。
大夫忻契合,丞相屡咨询。
不厌甔无粟,宁甘甑有尘。
寸心县噬指,千里动思莼。
解袂燕台下,扬舲潞水滨。
岸花迎客帽,云树暗江津。
捧檄娱亲舍,还家及暮春。
岂须誇禄养,自可厚彝伦。
贱子漂零久,经年旅食贫。
诗成空感激,愧尔远归人。
鸣珂皆贵戚,弹铗尽嘉宾。
公府多甄录,先生蚤见亲。
下帷谭亹亹,开阁礼谆谆。
春瓮蒲萄熟,朝槃苜蓿新。
大夫忻契合,丞相屡咨询。
不厌甔无粟,宁甘甑有尘。
寸心县噬指,千里动思莼。
解袂燕台下,扬舲潞水滨。
岸花迎客帽,云树暗江津。
捧檄娱亲舍,还家及暮春。
岂须誇禄养,自可厚彝伦。
贱子漂零久,经年旅食贫。
诗成空感激,愧尔远归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陈德润的官员请假回家看望父母的故事,用温暖的笔触描绘了古代官员的忠孝情怀。全诗可以分成四个部分:
1. 职场精英的日常(前12句)
用"列戟""鸣珂"这些高级官员的标配,展现陈德润在京城混得风生水起——住豪宅、交权贵、受丞相器重。但特别的是,他虽然身处富贵圈,却保持着读书人的本色,像"春瓮蒲萄熟"这种细节暗示他爱和文人雅士品酒论道。
2. 想家的打工人(中间6句)
突然画风一转,说这位成功人士其实天天想家。"甔无粟""甑有尘"用空米缸和积灰的锅碗瓢盆,幽默地自嘲工资月光也要回家。最动人的是"寸心县噬指"这个细节——就像小孩想家会咬手指头,这个官员想父母想到下意识做小动作。
3. 回家的幸福路(接着6句)
描写返乡路上的小确幸:在燕台(北京)码头告别同事,坐船沿潞河(京杭大运河)南下,岸边野花蹭着他的官帽,江边树影婆娑。尤其是"还家及暮春"这句,能感受到他算准了要在春暖花开时到家的迫切。
4. 普通人的共鸣(最后4句)
作者突然跳出故事,说自己也是个漂泊的打工仔,写这首诗时特别羡慕陈德润能回家尽孝。这种突然的"破防"让整首诗更有代入感,就像现代人刷到别人全家福时发的感慨朋友圈。
全诗妙在把"忠孝难两全"这个老话题写出了新意:不刻意煽情,而是用官员咬手指、数着春天到家这些生活化细节,让人看到古代精英光环下的普通人情感。最后作者的自我吐槽,更是点睛之笔,让读者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