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位姓王的尚书的祝寿诗,用轻松幽默的笔调表达了对这位高官的赞美和期许。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写王尚书的品格:
1. 去年写诗夸他像泰山一样高大,当时只觉得他是个豪爽的人("一味豪"指性格单纯豪迈)
2. 现在慢慢发现他像雾中的豹子一样深藏不露("雾豹"比喻内涵深厚)
3. 但他本质上光明磊落,连最细小的私心都没有("秋毫"比喻微小缺点)
中间两句用两个有趣的比喻:
1. 说王尚书心胸宽广得像空旷的山谷,能包容各种人才("君辈"指其他官员)
2. 就算让王尚书去当小官("参军"是低级官职),他也会像管马的小吏("马曹")一样认真负责
最后两句点明写作目的:
1. 说官场就像长满荆棘的路("此途"指仕途),已经艰难很久了
2. 希望借王尚书的勇气和力量("馀勇"指剩余的勇力),帮大家铲除这些障碍
全诗妙在:
- 用"雾豹""秋毫"等生动比喻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 "参军似马曹"这种反差比喻显得幽默亲切
- 把严肃的官场比作"荆棘",把祝寿请求说得像请人除草一样轻松,显得举重若轻
- 在祝寿时不忘表达对现实政治的关切,使作品更有深度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