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竹庵北归

寒食天涯遇故人,湖城旅思作平分。
绿波梦好惭江令,春草吟成对范云。
失意宦如花耐冷,知心别似雁离群。
泺源门外千条柳,为语依依远送君。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寒食节(古代清明节前的重要节日)偶遇老朋友王竹庵,然后送他北归的情景。全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依依不舍。

首联"寒食天涯遇故人,湖城旅思作平分":诗人在异乡的寒食节意外遇见老朋友,两人在湖边小城分享各自的旅途愁思。"平分"二字巧妙,既指两人共同分担思乡之情,又暗示这份情谊的平等珍贵。

颔联"绿波梦好惭江令,春草吟成对范云":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与友人的文学交流。"绿波"句说友人诗文优美让自己相形见绌,"春草"句写两人相对吟诗的雅致场景。这里把文人交往写得既谦虚又风雅。

颈联"失意宦如花耐冷,知心别似雁离群":最精彩的两句。前句用"耐寒的花"比喻官场失意却依然保持气节,后句用"离群孤雁"形容知心好友分别的痛苦。把人生境遇和离别之情写得既形象又深刻。

尾联"泺源门外千条柳,为语依依远送君":结尾画面感极强,城门外的千万条柳枝随风摇曳,就像诗人诉说着依依不舍的情意送别友人。用柳条寄托离别之情,含蓄而动人。

全诗亮点在于:
1. 把节日偶遇、诗文唱和、仕途感慨、依依惜别四层情感自然融合
2. 用"花耐冷""雁离群"等贴切比喻,把抽象感情具象化
3. 结尾的柳条描写,让整首诗的离别情绪有了生动的视觉形象
4. 语言看似平实却暗含深意,比如"平分"二字就很有味道

这种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就是写出了人人都经历过的:他乡遇故知的惊喜、志同道合的欢愉、面对困境的坚韧,以及不得不分别时那份说不尽的牵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