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洒脱自在的生活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
首先,作者说自己不追求修仙炼丹,也不打坐参禅,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并不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境界,而是选择了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他不被世俗的规矩束缚,活得非常随性。
接下来,作者提到自己的生活主要围绕着画画和写诗,经常在花丛柳树边流连。这说明他热爱艺术,喜欢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画画和写诗不仅是他的爱好,也是他生活的寄托,让他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美和乐趣。
然后,作者感叹时光飞逝,镜中的自己已经和春天一起老去,但他和妻子在灯前共度时光,依然像圆月一样圆满。这里表达了他对岁月的无奈,但也流露出对家庭生活的满足和珍惜。尽管时光流逝,但夫妻之间的感情依然深厚。
最后,作者说自己经历了无数的快乐和醉酒的时光,觉得自己就像世间的闲人、地上的神仙一样逍遥自在。这里他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享受当下的每一刻,活得轻松自在,仿佛神仙一般。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传达了一种豁达、自由的生活哲学。作者不追求世俗的成功,而是选择了一种简单、自由的生活方式,享受艺术、家庭和生活的美好。他通过这首诗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外在的成就,而在于内心的满足和自由。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