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深秋夜晚的孤寂与感慨。首句“十月余今夕,孤城笑此身”点明了时间和环境:十月的最后一个夜晚,诗人身处孤城,感到自己仿佛被城市嘲笑,显得格外孤独。接下来,“云墙喧柝重,霜月卷帘真”进一步烘托了夜晚的氛围:厚重的云层像墙一样压下来,城柝(打更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刺耳;寒霜和月光透过卷起的帘子,让夜晚显得更加清冷真实。
“鸣雁悲千古,悬鱼负众人”这两句借物抒情。大雁的鸣叫声仿佛在诉说着千古的悲凉,而“悬鱼”则暗指一种责任或负担,诗人感到自己肩负着众人的期望或压力。最后,“北风时引领,燕赵接风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与不安:北风不时吹来,仿佛在引领他前行,而燕赵之地(古代北方地区)的风尘则象征着世事的纷扰和人生的奔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在寒冷孤独的夜晚对人生、责任和命运的思考。诗人的孤独感和对世事的感慨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