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玉石屏歌

鬼工磨刃斸山骨,女娲乏材补天窟。
琉璃罘罳失颜色,光夺青铜凛毛发。
不圆而方崒且屼,都尉戆直绛侯讷,勤思负扆其可忽。

现代解析

这首《松花玉石屏歌》用夸张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块松花玉石屏风的奇特魅力。

开头两句就很有冲击力:“鬼工磨刃斸山骨,女娲乏材补天窟”——意思是这块玉屏风像是鬼斧神工从山石中劈凿出来的,甚至连女娲补天时都缺这样的好材料。诗人用神话传说来衬托玉石的珍贵和罕见。

接着,“琉璃罘罳失颜色,光夺青铜凛毛发”——琉璃(一种精美的玻璃)和青铜器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它的光泽冷冽到让人汗毛竖起。这里用对比手法,突出玉屏风的耀眼和震慑力。

然后描写玉屏风的形状:“不圆而方崒且屼”——它不圆润,而是棱角分明,高耸突兀。诗人用两个生僻字“崒”“屼”形容它的险峻奇特,就像性格刚直的人一样不随流俗。

最后三句用历史人物作比:“都尉戆直绛侯讷,勤思负扆其可忽”——都尉(周勃)憨直,绛侯(周亚夫)木讷,但他们都忠诚可靠;这块玉屏风就像这些耿直的大臣一样,看似笨拙,实则值得珍视。诗人借此表达:真正珍贵的东西,往往不在外表华丽,而在内在的坚实与独特。

整首诗用神话、对比、历史典故,把一块玉石屏风写得气势磅礴,又暗含哲理——赞美刚直不阿的品格,提醒人们不要忽视那些看似粗犷却真正有价值的事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