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见《千载佳句》)
渭水桥边春已渡,灞陵原上雨初晴(《同李士怀长安》)。
清冷池里冰初合,红粉楼中月未圆(《宴大哥宅》)。
可惜韶年三日暮,风光由绕碧燕觞(《三月三日》)。
晚日半衔西苑树,晴云直卷上天风(《洛河山亭初晴》)。
离筵风日三晡晚,归路云霞一道开(《送植功还京》)。
清冷池里冰初合,红粉楼中月未圆(《宴大哥宅》)。
可惜韶年三日暮,风光由绕碧燕觞(《三月三日》)。
晚日半衔西苑树,晴云直卷上天风(《洛河山亭初晴》)。
离筵风日三晡晚,归路云霞一道开(《送植功还京》)。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由五组对仗工整的句子组成,每句都像一幅色彩鲜明的风景画,展现了不同场景下的自然美和人情味。
第一句"渭水桥边春已渡,灞陵原上雨初晴"描绘了春天过渡到初夏的景象。渭水桥边春意正浓,而灞陵原上雨后初晴,用两个地点的天气变化,巧妙表现了季节交替的微妙时刻。
第二句"清冷池里冰初合,红粉楼中月未圆"形成冷暖对比。池水开始结冰,暗示冬日来临;而楼阁中的人们望着未圆的月亮,透露出期待团圆的心情。这种自然景象与人间情感的交织特别动人。
第三句"可惜韶年三日暮,风光由绕碧燕觞"抓住三月三这个特殊节日的尾声。诗人感叹美好时光易逝,但欢乐的氛围仍在酒杯间流转,表现出对美好时刻的留恋。
第四句"晚日半衔西苑树,晴云直卷上天风"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壮丽景色。夕阳半隐在树梢,晴空中的云朵被风吹卷,画面充满动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一句"离筵风日三晡晚,归路云霞一道开"写送别场景。宴席持续到傍晚,离别时云霞漫天,用绚丽的自然景象冲淡了离愁,反而给人一种开阔明朗的感觉。
整组诗句的共同特点是善于捕捉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并将之与人的活动、情感巧妙结合。诗人用"春渡""雨晴""冰合""月缺"等自然现象,配合"宴饮""送别"等人间情事,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每联对仗工整却不呆板,既有画面感又饱含情感,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对时光流逝、聚散离合的细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