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洲吊古

侧身天地竟何之,记室才高数独奇。
愤到《渔阳》聊骂坐,狂来北海任呼儿。
一抔已没蛟龙窟,千古谁怜《鹦鹉词》?
欲采江蓠迷处所,暮烟洲渚水瀰瀰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借鹦鹉洲的景色,抒发对历史人物祢衡的感慨,表达怀才不遇的悲愤和人生迷茫。

首联写诗人站在鹦鹉洲上,感到天地之大却无处容身。提到祢衡(记室指他的官职)才华横溢却命运坎坷,暗示自己和祢衡一样怀才不遇。

颔联用两个典故:祢衡击鼓骂曹操(《渔阳》指鼓曲),和孔融称赞祢衡"吾家儿"。展现祢衡狂放不羁的性格,也暗含诗人对现实的愤懑。

颈联转到眼前景象:鹦鹉洲已被江水淹没(蛟龙窟指长江),祢衡的《鹦鹉赋》也无人欣赏。通过古今对比,突出才华被埋没的悲哀。

尾联写诗人想采摘江边香草(比喻追求理想),却迷失方向。暮色中只见烟雾笼罩的洲渚和茫茫江水,用迷茫的景色烘托内心的彷徨。

全诗通过凭吊古迹、追忆古人,把历史与现实、景物与情感融为一体。表面写祢衡,实际寄托自己的失意。最后以迷茫的江景作结,留下无限惆怅,让读者感受到古代文人面对困境时的典型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