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在讨论一个历史争议:舜帝到底葬在哪里?
第一句"舜葬鸣条岂可诬"直接亮出观点:舜帝葬在鸣条(今山西运城一带)这个说法是可信的,不容置疑。第二句"无端腐史记苍梧"批评某些不可靠的史书记载舜帝葬在苍梧(今湖南广西交界处)的说法是无稽之谈。
后两句用地理常识来论证:岭南(指苍梧所在的南方地区)在今天都还是偏远地区,在古代怎么可能属于中原王朝的版图呢?诗人用这个现实反证舜帝不可能葬在那么偏远的地方。
整首诗的特点是: 1. 用现代视角看,就像在参与一场历史考据的辩论 2. 用简单的地理常识推翻复杂的历史记载 3. 语言直白有力,"岂可诬""无端"等词充满辩论的火药味 4. 通过古今对比("今日"和"中古")增强说服力
这种将历史考据写成诗歌的形式很特别,既展现了诗人的学识,又让严肃的历史讨论变得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