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竹枝词(七首)

太湖东来沧海西,四十二湾江渐低。
源头受得浙间水,不放浑潮淤作泥。

现代解析

《海上竹枝词(七首)》中的这首作品,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太湖与东海之间的地理关系,以及江水的流向变化。

诗的开头,“太湖东来沧海西”,点明了太湖位于东海之西的位置,形成了东西相对的空间布局。紧接着,“四十二湾江渐低”,通过具体数字“四十二湾”形象地描绘了江流的曲折蜿蜒,而“渐低”则暗示了江水从高处向低处流动的趋势。

后两句“源头受得浙间水,不放浑潮淤作泥”,则进一步解释了江水的来源和特性。这里的“浙间水”指的是来自浙江地区的河流,它们汇入太湖,成为江水的源头。而“不放浑潮淤作泥”则表明,这些江水较为清澈,不像浑浊的潮水那样容易沉积泥沙,形成淤泥。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了太湖与东海之间的地理关系,以及江水的来源和特性。它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又蕴含着对水体清澈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