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罘山

羽葆曾经此地行,求仙原不为苍生。
典坟已作咸阳烬,百世翻传石刻名。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讽刺了古代帝王追求长生不老的荒唐行为,同时感叹文化传承的讽刺性。

前两句直接点出:古代皇帝(羽葆指帝王仪仗)曾来烟台之罘山求仙问药,但他们求仙只是为了自己长生,根本不管百姓死活。"不为苍生"四个字一针见血,戳穿了统治者自私的本质。

后两句更深刻:秦始皇当年焚书坑儒(典坟指古籍),把文化典籍都烧成了灰烬,可讽刺的是,他自己为求仙刻在石头上的文字(石刻),反而流传了百世。诗人用"翻传"这个反转,揭示了历史的吊诡——想毁灭文化的人,最终靠石刻留下了恶名;想永生的帝王,早已化作尘土,只剩下石刻成为笑柄。

全诗像一则辛辣的历史寓言,用简洁的对比告诉我们:不顾百姓死活的统治者终将被历史嘲笑,而文化的生命力远比帝王的野心更长久。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诗人对权力者的蔑视和对文化的珍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