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晓望

江氛海雾暗前村,四望秋空一白云。
忽有数峰云上出,好山何故总无根。

现代解析

《富阳晓望》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站在富阳这个地方,眺望远方时的所见所感。这首诗的语言简练,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命哲学的思考。

首句“江氛海雾暗前村”,描绘了诗人清晨醒来时,眼前是一片被江边的雾气和海上的雾气笼罩的村庄。这里“江氛海雾”指的是江边和海边的雾气,它们弥漫在空气中,使得村庄变得模糊不清,给人一种朦胧而又神秘的感觉。

第二句“四望秋空一白云”,诗人举目远望,看见了远方的天空中有一朵孤独的白云。这里的“秋空”指的是秋天的天空,“一白云”则是一个具体的形象。白云在天空中显得特别,给人一种宁静和超脱的美感。

第三句“忽有数峰云上出”,诗人忽然发现几座山峰在云层之上露出了真容。这里的“数峰”指的是几座山峰,“云上出”形象地描绘了山峰在云海中时隐时现的景象。这句诗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也象征着生命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

最后一句“好山何故总无根”,诗人提出了一个疑问:“这些美丽的山峰为何没有根基呢?”这里的“好山”指的是那些云中若隐若现的山峰,“何故总无根”则是在问为何这些山峰仿佛没有固定的根基,飘忽不定。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现象的疑问,也可能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探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命哲理的思考。诗中的意象美丽而神秘,让人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引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