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从孙懿辰童试诸艺斐然可观率成志喜用坡公贺子由生孙斗老韵兼以勖之
畏景苦炎蒸,风亭思栉沐。
佳文来稚孙,急披若新浴。
老眼忽一明,细书耐三复。
理法颇惬心,精神亦满腹。
山公曰馨儿,韩门数高足。
出语惊长老,翘秀动凡目。
不作巨川舟,定是丰年玉。
念昔尔高曾,德累膏加沃。
莫学痴伯翁,官同鱼上竹。
业精无过勤,学优端在熟。
积书如积金,能使要能读。
勿局管中窥,当穿垣外瞩。
麟角果然成,鳌头不难卜。
吾宗久未振,汝志毋待督。
佳文来稚孙,急披若新浴。
老眼忽一明,细书耐三复。
理法颇惬心,精神亦满腹。
山公曰馨儿,韩门数高足。
出语惊长老,翘秀动凡目。
不作巨川舟,定是丰年玉。
念昔尔高曾,德累膏加沃。
莫学痴伯翁,官同鱼上竹。
业精无过勤,学优端在熟。
积书如积金,能使要能读。
勿局管中窥,当穿垣外瞩。
麟角果然成,鳌头不难卜。
吾宗久未振,汝志毋待督。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是作者写给自己的侄孙懿辰的,表达了对他参加童试(古代儿童科举考试)的赞赏和期望。诗中,作者首先说自己正被炎热的天气所困扰,但看到懿辰的文章后,心情立刻变得清爽,仿佛刚洗完澡一样。他仔细阅读了好几遍,觉得文章思路清晰,内容丰富,精神饱满,令人眼前一亮。
作者提到历史上一些有名的孩子,如山公的“馨儿”和韩愈门下的高徒,暗示懿辰也有这样的潜力。他对懿辰的才华感到惊喜,认为他的未来定会像大船一样远航,或者像丰年的美玉一样珍贵。
接着,作者提醒懿辰要继承家族的优良传统,不要像某些人一样追求虚名,而是要通过勤奋和刻苦学习来提升自己。他强调积累知识就像积累财富一样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真正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作者鼓励懿辰不要局限于眼前的视野,要有远见,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最后,作者认为如果懿辰能保持这样的努力,未来必定会有所成就,甚至可能成为家族的骄傲。他表达了对懿辰的期望,并相信他不需要过多的督促,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整首诗词充满了对晚辈的关爱、鼓励和期望,展现了家族长辈对后代的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