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后闻雁

后雁来何暮,春风万里情。
江南多燕子,无处觅同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寒食节过后,诗人听到雁鸣时的孤独感受。

前两句说大雁来得太晚了,春风已经吹遍万里,本该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这里用"何暮"表达对大雁迟来的埋怨,其实暗含诗人内心的寂寞——连大雁都不来作伴。

后两句更有意思。江南明明有很多燕子,叽叽喳喳热闹得很,但诗人却觉得找不到能和自己"说同样话"的伙伴。这里的"同声"既指雁鸣,也暗指知音。燕子虽多,终究不是大雁,就像身边人再多,也找不到真正懂自己的人。

全诗用简单的自然景象,把孤独感写得特别生动。我们都有过这种体验:明明身处热闹中,却觉得格外孤单。诗人通过对比"多燕子"和"无同声",把这种矛盾心理精准地表现出来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