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茭白的形象,并通过比喻和联想,赋予了它更深的意义。
首句“翠叶森森剑有棱”,用“剑有棱”来形容茭白叶子,形象地表现出叶子挺拔、锋利的姿态,仿佛一把把翠绿的剑,展现了茭白生机勃勃、刚劲有力的特点。
第二句“柔条忪甚比轻冰”,则转而描写茭白的柔嫩部分,用“轻冰”作比,形容它的柔软和轻盈,与前面的“剑有棱”形成鲜明对比,既刚又柔,体现了茭白的多样美感。
第三句“江湖若借秋风便”,引入了“秋风”这一意象,暗示了茭白的生长环境。秋风常常象征着萧瑟和成熟,这里似乎在说,如果茭白能在秋风中自由生长,它将更加茁壮。
最后一句“好与莼鲈伴季鹰”,提到了“莼鲈”和“季鹰”,这是古代文人常用的典故,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茭白与莼鲈相伴,意味着它不仅是自然的产物,也是文人雅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象征着一种闲适、高雅的生活情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茭白的描写,展现了它的自然美与人文价值,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典故,诗人将茭白的形象升华,赋予了它更深的文化内涵。
许景迂
许景迂,旧名闳,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进士。有《野雪吟稿》,已佚。事见《梅涧诗话》卷中。今录诗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