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徐州回銮处

偶得回銮处,遥因想翠华。
彩云飞辇路,象迹印汀沙。
晓日彭城地,春风杨柳花。
独惭随使节,重此泛仙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关于皇帝回朝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诗人的情感。

首句“偶得回銮处”,诗人轻描淡写地提到了皇帝的回来。这里的“回銮”意味着皇帝从外出回到自己的王宫,而“偶得”则表示这样的场景并不常见,显得尤为珍贵。

“遥因想翠华”,进一步说明了诗人现在是在回忆或想象中看到的景象。“翠华”是指皇帝的旌旗,象征着皇权。这句话意味着诗人通过想象来感受皇帝回朝的场景。

接下来的“彩云飞辇路,象迹印汀沙”,用形象的比喻描写了皇帝回朝的壮观景象。彩云般的车马在道路上行进,留下了象足迹般的痕迹,这些足迹在沙滩上显得尤为清晰。这里用“象迹”和“汀沙”这两个意象,不仅描绘了皇帝出行的豪华,也暗示了道路上的宁静和历史的痕迹。

“晓日彭城地,春风杨柳花”,这两句转而描绘了自然景象。“晓日”指的是清晨的阳光,而“春风杨柳花”则是春天里杨柳随风飘扬的景象。这些自然景色与前文的宏大场景形成了对比,让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丰富。

最后一句“独惭随使节,重此泛仙槎”,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随行使节的谦逊和对这次特殊经历的感慨。“独惭”表明诗人感到惭愧和不配,而“重此泛仙槎”则使用了一个美丽的比喻,意思是又一次有幸与皇帝同行,就像乘坐着神奇的仙舟一样。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能够亲身经历这一盛事的自豪和荣幸。

整首诗通过对皇帝回朝场景的描绘,融合了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美丽的氛围,同时也传递了诗人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深刻感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