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再如吴门》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冬日江边孤独行舟的情景,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自我反思。
诗的开头写道,天寒地冻,江水空荡,连大雁都不再飞翔,而诗人却独自乘船前行,似乎在面对某种危险或困境。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艰难。
接下来,诗人提到自己已经没有了对雪景的兴致,反而写了许多关于人生穷通(即命运好坏)的诗篇。这表明诗人已经不再关注外界的风景,而是更多地思考人生的起伏和命运的无常。
然后,诗人自嘲自己像是一个没有用处的大瓢,漂泊无依,甚至可能被他人议论和批评。这里的“大瓢”象征着自己毫无用处的处境,而“群鸟议瑕玼”则暗示了他人在背后对自己的议论和指责。
最后,诗人提到自己在吴门(苏州)隐居,但并不像历史上的隐士那样有明确的名声和地位,甚至不需要通过他人的手来传扬自己的名字。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和诗人内心的独白,展现了一个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孤独、自省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不仅对自身的处境感到无奈,也透露出对名利的超然态度,体现了内心的坚韧和独立。
罗公升
罗公升,字时翁,一字沧洲,永丰(今属江西)人。宋末以军功授本县尉。大父开礼从文天祥勤王,兵败被执,不食死。宋亡,倾资北游燕、赵,与宋宗室赵孟荣等图恢复,不果。回乡隐居以终。有《无名集》、《还山稿》、《抗尘集》、《痴业集》、《北行卷》等,后人合为《沧洲集》五卷。事见本集附录刘辰翁《宋贞士罗沧洲先生诗叙》,清同治《永丰县志》卷二四有传。罗公升诗,以清金氏文瑞楼钞《宋人小集六十八种·宋贞士罗沧洲先生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沧洲集》(简称四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