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其二 漫兴

案牍汉廷老吏,衣冠邹鲁儒家。文章事业与声华。

一任后生描画。

师友漫分蜀洛,风流犹近乾嘉。眼中新事涌狂花。

莫入玉壶清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西江月 其二 漫兴》通过对比古代的文人和现代的生活,表达了对传统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思考。

首先,词的开头提到“汉廷老吏”和“邹鲁儒家”,指的是古代的官员和儒家学者。这些人代表着传统的文化与价值观,他们的“文章事业与声华”是后人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作者认为,这些传统的东西已经交给年轻一代去继承和发扬,暗示了历史的传承与延续。

接着,词中提到“师友漫分蜀洛,风流犹近乾嘉”。这里的“蜀洛”指的是历史上的文风盛地,而“乾嘉”则是清朝的一个时期,代表了一种文化氛围。作者认为,尽管时代变迁,但那种文化的气息依然存在,似乎在怀念过去的辉煌。

然而,词的转折点在于“眼中新事涌狂花”。这里的“新事”指的是现代社会的各种变化和纷繁复杂的事物,“狂花”则象征着这些变化带来的冲击和混乱。作者感受到现代生活的喧嚣与浮躁,与传统文化的宁静与深厚形成了鲜明对比。

最后,作者提出“莫入玉壶清话”。“玉壶清话”象征着一种纯净、理想的言论或思想。作者似乎在提醒人们,不要被现代社会的浮躁所迷惑,应该保持内心的清明,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古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以及对现代社会浮躁现象的反思。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不要迷失自我,应该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醒。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