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仙坛

探奇载酒兴偏赊,指点仙踪物外誇。
青似朱明台畔草,芳馀勾漏县中花。
闲身赢得频支杖,近阪还堪学种瓜。
试问遗丹今在否,怜余同是野人家(清康熙《增城县志》卷一三)。

现代解析

这首《葛仙坛》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寻自然与仙境的悠然生活态度。诗人通过载酒探奇、寻访仙踪,表达了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青似朱明台畔草,芳馀勾漏县中花”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好,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闲身赢得频支杖,近阪还堪学种瓜”则进一步体现了诗人追求闲适生活的心态。他享受这种悠闲的日子,可以随意拄着拐杖漫步,甚至在山坡上种瓜,过着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这种生活方式不仅让他身心舒畅,也让他感受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

最后两句“试问遗丹今在否,怜余同是野人家”则带有一种淡淡的幽默与自嘲。诗人调侃自己,虽然寻访仙踪,却依然是普通人,与那些传说中炼丹成仙的人不同。这种自嘲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接受与满足,既不追求虚幻的仙境,也不抱怨平凡的日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闲适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坦然与满足。这种生活态度既超脱世俗,又接地气,让人感受到一种简单而深刻的生活哲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