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图 其二

生绡一幅高堂上,彷佛名山势千丈。
云霞变态不可名,掩映长流万古清。
层江叠岫断复续,怒虎奔龙起还伏。
廓然天雨放初晴,万壑千岩漱寒玉。
云山峨峨何壮哉,珠林物外无纤埃。
长松百尺出幽涧,飞桥横跨山之隈。
携琴曳杖者谁子,疑是山中招隐回。
君不闻蓬莱三山峰,夐绝非人寰。
计来三千馀万丈,惟有飞仙日往还。
龙眠画笔夺造化,仙界移来指顾间。
公馀杜门无一事,坐对斯图心自閒。

现代解析

这首《山水图 其二》就像用文字画了一幅会动的山水画,把画中的壮丽景色和看画人的感受都生动地写出来了。

开头说展开一幅丝绸画布,上面的高山仿佛真山一样有千丈气势。画里的云霞变化多端说不清形状,它们掩映着永远清澈的流水。江水在山间忽断忽连,山势像发怒的老虎、奔跑的龙一样起伏,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

接着描写雨过天晴时,整幅画更显开阔,无数山涧像寒玉一样闪闪发亮。高耸的云山雄伟壮观,山林干净得不沾一丝尘埃。画中细节很精致:百尺高的松树从深涧长出,小桥弯弯绕绕架在山腰,还有个带着琴和拐杖的人,像是刚从山里访友归来。

然后诗人展开联想:这画让他想起传说中的蓬莱仙山,那种凡人到不了的地方。但画家李公麟(龙眠)手艺太神奇,直接把仙界搬到画里了。最后点明这是官员闲暇时看的画,对着它能让人心情平静。

全诗妙在"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既精准描述了山水画的构图(近景松桥、中景山水、远景云霞),又通过比喻(虎龙、寒玉)让画面活起来,还加入人物和神话联想让静态的画产生故事感。最厉害的是写出了看画时身临其境的体验——明明在看画,却仿佛真的站在仙山之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