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总督吴达善奏报得雨诗以志事
甘肃乃极边,地瘠民屡空。军饷由转输,去年况灾逢。
蠲赈虽沛施,岂如锡岁丰。今春复艰雨,西顾心忧忡。
飞章悉佳音,河西及河东。均得尺泽沾,可以兴耕农。
为之手加额,更虑力难从。给牛贷籽粒,毋孤天恩隆。
畿辅犹然旱,日夜望弥颙。既靡神不宗,鲊荅计亦穷。
云拖雨不落,无何罄散风。二麦固失望,大田待举堫。
焦劳日以加,心恧难为容。上苍本仁慈,宁不哀予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朝甘肃总督吴达善向皇帝汇报甘肃地区降雨情况的奏报,表达了他在灾荒之年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天灾的无奈。
首先,吴达善描述了甘肃地区的艰难处境。甘肃地处边疆,土地贫瘠,百姓生活困苦,连年灾荒使得军饷都难以筹措。虽然朝廷已经减免了赋税并进行了赈济,但这些措施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唯有丰收才能真正缓解百姓的困苦。
接着,他提到今年春天甘肃再次遭遇干旱,作为地方长官,他对百姓的生活感到十分忧虑。幸好后来河西和河东地区都迎来了降雨,百姓可以开始耕种,这让他感到欣慰。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放松警惕,反而更加担心百姓是否有足够的力量去耕种。他请求朝廷提供牛和种子,帮助百姓恢复生产,并希望上天能够继续眷顾这片土地。
然后,吴达善将目光转向了京城附近的地区。那里同样干旱,百姓日夜期盼着降雨。他感到自己作为地方官员,虽然尽力祈雨,但面对天灾依然无能为力。云层虽然厚重,但雨却迟迟不下,风吹散了云,最后还是一无所获。这让他感到焦虑和无助,担心夏季的麦收和秋季的农田播种都会受到影响。
最后,吴达善表达了对上天的敬畏和期望。他认为上天是仁慈的,希望上天能够体恤百姓的苦难,降下甘霖,解救这片土地。
这首诗通过吴达善的视角,展现了清朝官员在灾荒之年对百姓的深切关怀和面对天灾时的无奈与焦虑。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官员“为民请命”的责任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吴达善作为一个地方官员,如何在艰难的环境中尽力为百姓谋福祉,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古代社会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脆弱与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