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塔院(有月明杲禅师塔一名月明庵)

皋亭西麓深,名僧乐幽阻。
谁知下塔藏,亦复近在渚(庵前有大池)。
门前万梅龙,玉鳞待飞举。
或蜎然若盘,或凝然若伫。
俛或若将攫,翘或若将语。
涵吐逆风香,供养药上侣。
当年日中机,委蜕捷无拒。
何处阅真空,晚钟清一杵。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名为“下塔院”的地方,这个地方位于皋亭山的西麓,深处幽静,吸引了一位名叫月明杲禅师的僧人在此修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这个地方的自然景色和禅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首先,诗人提到下塔院附近有一片大池塘,池塘前有万株梅树,这些梅树形态各异,有的像盘踞的龙,有的像即将展翅高飞的鸟,有的像是在俯身捕捉猎物,有的又像是在昂首欲言。这些梅树不仅形态生动,还散发着逆风飘来的香气,仿佛在供养着修行中的僧人。

接着,诗人转入对禅修生活的描写。当年禅师在这里修行,日复一日地参悟禅机,最终达到了“委蜕”的境界,也就是超脱了生死,无拘无束。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禅师修行成果的赞叹。

最后,诗人以晚钟的声音作为结尾,钟声清越,仿佛在提醒人们去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真空”——即佛家所说的“空”。钟声的一击,不仅是对修行者的警醒,也是对读者的启示,引导人们去思考生命和宇宙的本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下塔院的自然景色和禅修生活,传达了一种宁静、超脱的禅意,同时也引导读者去思考更深层次的哲学问题。诗中的梅树、钟声等意象,都富有象征意义,增添了诗词的韵味和深度。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