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夫行
晨征已输行者早,纷来敛避樵夫道。
樵夫辛苦刈樵归,昏莫结束更起炊。
夜半出门星月暗,崎岖露草寒濡衣。
入市博得升合粮,归来分与妻儿尝。
依前剥剥上山去,不住朝朝莫莫忙。
樵夫樵夫休懊恼,世路艰难勤亦好。
蝗虫四起米价高,怜汝饥劳我未饱。
我苦闲愁雪满颠,烹葵煮藜过年年。
夜枕欹倾半眠醒,或起浩叹窥星天。
逢人说事只忧国,长哀无告穷已极。
天下奸弊纷如麻,虎狼搏攫殚麋麚。
愁眠忍饿不敢出,羸瘠膏髓堪推挝。
冤气干天天垂灾,连年禾稼同枯荄。
斯人每恨不速死,樵夫纵苦未及此。
安得人仁公且刚,一扫蠆螫完民疮。
感动和气时覆斗,樵夫饱食我醉酒。
待与樵夫齐高歌,昔谈王道今如何。
樵夫辛苦刈樵归,昏莫结束更起炊。
夜半出门星月暗,崎岖露草寒濡衣。
入市博得升合粮,归来分与妻儿尝。
依前剥剥上山去,不住朝朝莫莫忙。
樵夫樵夫休懊恼,世路艰难勤亦好。
蝗虫四起米价高,怜汝饥劳我未饱。
我苦闲愁雪满颠,烹葵煮藜过年年。
夜枕欹倾半眠醒,或起浩叹窥星天。
逢人说事只忧国,长哀无告穷已极。
天下奸弊纷如麻,虎狼搏攫殚麋麚。
愁眠忍饿不敢出,羸瘠膏髓堪推挝。
冤气干天天垂灾,连年禾稼同枯荄。
斯人每恨不速死,樵夫纵苦未及此。
安得人仁公且刚,一扫蠆螫完民疮。
感动和气时覆斗,樵夫饱食我醉酒。
待与樵夫齐高歌,昔谈王道今如何。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樵夫行》这首诗通过描绘樵夫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底层劳动者的艰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诗的开头,诗人描述了樵夫一天的辛苦劳作:天还没亮就出发,披星戴月地砍柴,回家后还要做饭,然后再出发。这种日复一日的忙碌生活,让樵夫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诗人通过樵夫的生活,揭示了底层劳动者的不易,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忍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
接着,诗人转入对社会的批判。他提到蝗灾导致米价高涨,不仅樵夫吃不饱,连诗人自己也感到饥饿和疲惫。这里,诗人借樵夫的生活,表达了对社会不公、贫富差距扩大的忧虑。诗人自己虽然不从事体力劳动,但在精神上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夜不能寐,忧国忧民。
诗中,诗人还提到社会上种种不公和腐败现象,比如“天下奸弊纷如麻”,这些现象让普通人生活更加艰难。诗人感到无力改变这些现状,甚至产生了“斯人每恨不速死”的绝望情绪。然而,诗人并没有完全陷入悲观,他依然怀有希望,希望有“人仁公且刚”的领导者出现,能够扫除社会的弊病,让人民过上安稳的生活。
最后,诗人想象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樵夫能够吃饱饭,诗人能够无忧无虑地饮酒高歌。这种理想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变革的期待。
总的来说,《樵夫行》通过樵夫的生活,揭示了底层劳动者的艰辛和社会的不公,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诗中的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徐侨
(1160—1237)婺州义乌人,字崇甫。早从学于叶邽。孝宗淳熙十四年进士。调上饶主簿,始登朱熹之门,熹称其明白刚直,命以“毅”名斋。入为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兼吴、益王府教授。直宝谟阁、江东提点刑狱,以忤史弥远劾罢。理宗端平初被召,迁秘书少监、太常少卿。入觐,手疏数千言,上劘主阙,下逮群臣,无所回隐。进工部侍郎。因疾乞休,以宝谟阁待制奉祠。卒谥文清。有《毅斋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