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滩
溪神试我老胆勇,夜召风雨故惊悚。
岩垂壑沸豪秋湍,地机腾激晴雷汹。
船头半没船尾高,人与伏鳞共飞踊。
溅衣及屦自安坐,一木摆拨群力捧。
篙工脱险乃大笑,窃臆使君得毋恐。
岂知倔强性所成,莫以危疑震衰冗。
惯看世熊等鸱吓,嫉邪未敢悔前踵。
绿潭箭下平如席,搜奇早已诗肩耸。
岩垂壑沸豪秋湍,地机腾激晴雷汹。
船头半没船尾高,人与伏鳞共飞踊。
溅衣及屦自安坐,一木摆拨群力捧。
篙工脱险乃大笑,窃臆使君得毋恐。
岂知倔强性所成,莫以危疑震衰冗。
惯看世熊等鸱吓,嫉邪未敢悔前踵。
绿潭箭下平如席,搜奇早已诗肩耸。
现代解析
《下滩》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惊险的夜航经历,通过生动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刻画,展现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坚韧与豁达。
诗的开篇,作者将溪流拟人化,仿佛溪神在考验他的胆量,夜晚的风雨更是增添了紧张的氛围。岩石垂落、急流沸腾,整个场景仿佛大地在咆哮,雷电交加,气氛十分惊险。船身半沉半浮,人与鱼一同在激流中挣扎,形象地描绘了航行的危险。
然而,面对这样的险境,作者并没有慌乱。他安坐在船上,衣服和鞋子都被水溅湿,但他依然保持镇定。船工们齐心协力,用木棍支撑船身,最终成功脱险。船工们的笑声和作者的内心独白形成对比,船工们觉得作者一定害怕了,但作者却表现出一种倔强的性格,他并不惧怕这些危险,反而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坚强。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他经历过世间的种种险恶,早已看淡了这些威胁。虽然他对邪恶势力深恶痛绝,但他并没有因此退缩,而是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最后,当溪水平静下来,水面如席子般平缓时,作者已经从中获得了新的灵感,开始构思新的诗篇。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描写了一场惊险的航行,更通过这次经历,展现了作者在面对困境时的从容与坚韧。作者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生活中的风雨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应对它。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豁达的胸怀,正是这首诗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