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崖关
温酣逐延东,忽作西南枉。
回崖逼之会,削立插深泱。
太古无寸土,万仞矗银榜。
但容风云度,未许草木长。
通道者谁子,初意亦卤莽。
降传踵压肩,登说磴拄颡。
夙闻兹斗绝,未至积惝恍。
俯关难自由,放胆拌一往。
渡江茫何来,共指白璧朗。
暮投北关宿,陟岭稍平敞。
夜潮舂客魂,梦醒犹惘惘。
回崖逼之会,削立插深泱。
太古无寸土,万仞矗银榜。
但容风云度,未许草木长。
通道者谁子,初意亦卤莽。
降传踵压肩,登说磴拄颡。
夙闻兹斗绝,未至积惝恍。
俯关难自由,放胆拌一往。
渡江茫何来,共指白璧朗。
暮投北关宿,陟岭稍平敞。
夜潮舂客魂,梦醒犹惘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险峻雄奇的山水画卷,通过旅人的视角展现了羊崖关的惊险与壮美。
开篇用"温酣逐延东"形容平缓的山势,突然笔锋一转,"忽作西南枉"带出山势陡转的突兀感。随后用"削立插深泱"这样极具画面感的比喻,将悬崖比作直插深潭的利刃,突出其险峻。"太古无寸土"四句更是夸张地表现山崖的古老与荒凉——仿佛开天辟地以来就不曾有过土壤,万丈绝壁像银色的匾额高悬天际,只容风云掠过,连草木都难以生长。
中间部分通过旅人的体验来烘托险境:攀登时前人踩着后人的肩膀,石阶陡得像是要顶住额头。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蜀道难"的艰辛。而"俯关难自由"到"放胆拌一往"的心理描写,则刻画出面对险境时既恐惧又不得不勇往直前的矛盾心态。
结尾处笔调渐缓,暮色中遥望白璧般的山崖,投宿北关后,夜潮声与梦境交织,留下恍惚余韵。全诗就像一部微型游记,既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空间转换,又有"朝发夕至"的时间流动,更通过"梦醒犹惘惘"的留白,让读者与诗人一同沉浸在山水震撼后的回味中。
诗人用"银榜"喻山崖、"磴拄颡"写石阶等新奇比喻,配合"舂客魂"这样将潮声拟人化的表达,使全诗在雄浑中透着灵动,既展现了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记录了下人类探索险境的勇气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