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 贺张伯宁家儿子犀郎晬日

骊珠光彩照燕南。喜气溢街谈。未到灵椿丹桂,一枝先看宜男。

明年人日,探官贴子,已具新衔。管甚犀郎小小,安排竹马青衫。

现代解析

这首词是祝贺朋友家儿子周岁生日的作品,充满了喜庆和祝福的意味。

上片用"骊珠"(珍贵的宝珠)比喻新生儿,说他的光彩照亮了整个燕南地区,街坊邻居都在谈论这件喜事。虽然孩子还小("灵椿丹桂"比喻长大成人的优秀人才),但已经能看出是个好男孩("宜男"指生男孩的吉兆)。

下片展望未来:等到明年正月初七(人日),孩子就能玩抓周游戏("探官贴子"指抓周用的物品),而且已经准备好新的头衔(暗示将来会有出息)。最后两句最有趣:别看现在孩子还小("犀郎小小"),但已经为他准备好玩具竹马和小衣服("青衫"),等着他快快长大。

全词语言活泼,既有对当下喜庆场面的描写,又有对孩子未来的美好期待,通过"骊珠"、"竹马"等生动意象,把寻常的周岁庆贺写得妙趣横生,展现了宋代文人朋友间温馨的交往情谊。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