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贫士

朝云有夕没,栎木有归根。
疾风飘劲草,踏作岖路尘。
何况孤蓬士,托生壖海滨。
弊褐拥雪立,穷檐仅容身。
破釜生腐鱼,败厨无遗薪。
饥寒驱妻子,纳履鲜周亲。
出门谁与语,仰视诉苍旻。
何不学干谒,先据要路津。
书仅识名姓,毋为刍狗陈。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穷困潦倒的读书人形象,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道出了底层知识分子的辛酸。

开头用自然现象作比喻:朝霞傍晚就会消失,栎树落叶终要归根,暗示人生无常。接着描写疾风把坚韧的野草吹倒,被人踩成尘土,暗示普通人命运的脆弱。

然后直接刻画主人公:一个住在海边破屋里的穷书生,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站在雪地里,房子小得只够转身。锅里只有发臭的鱼,灶下连柴火都没有。因为太穷,妻儿都离他而去,亲戚们也躲得远远的。想找人说话都没人理,只能抬头质问老天。

最后两句最扎心:有人劝他"为什么不学别人去巴结权贵?"他回答"我读书只为认得自己的名字,不想像祭祀用的草狗一样被人用完就扔"。这里用"刍狗"比喻那些趋炎附势的人,表达了自己宁可穷困也要保持尊严的决心。

全诗像一幅生动的贫民画卷,没有华丽辞藻,却用铁锅生锈、厨房没柴这些细节,让读者真切感受到贫穷的滋味。最打动人的是主人公在绝境中依然坚守读书人的骨气,这种"宁可饿死也不拍马屁"的精神,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