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子公见寄二首 其二

功名身外两悠悠,有意功名已可羞。
与世浮沉非我意,观时进退岂人谋。
不能为国辟百里,祗欲归耕老一畴。
祸福死生皆默定,初非舍去亦非求。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人生哲学。

开头两句直接点明主题:功名都是身外之物,过分追求反而显得可笑。这里用"羞"字,带有自嘲意味,暗示那些汲汲营营追求功名的人其实很可悲。

中间四句进一步展开:作者不愿随波逐流,也不想费心算计进退得失。他坦言自己能力有限,不能为国家开拓疆土,只想过归隐田园的简单生活。这里的"百里"象征建功立业,"一畴"则代表一小块农田,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作者认为生死祸福都是命中注定,不必刻意追求,也不必刻意逃避。这种"既不强求也不刻意舍弃"的态度,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智慧。

全诗语言朴实,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作者用平实的比喻(如百里疆土vs一块农田)和鲜明的对比(如"为国"vs"归耕"),生动地表达了对功名的淡泊和对自然的向往。最后提出的"顺其自然"的处世哲学,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