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銮喜赋(光绪二十七年至三十年作)

千官万骑奉龙骧,跸路爻闾扈从忙。
罪首既诛昏墨贼,民心犹戴往黄皇。
神灵拥护华舆稳,父老欢迎麦饭香。
回首南山宫阙峻,定知在莒永无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光绪皇帝出巡时的盛大场面和民众对他的爱戴,同时暗含对历史教训的反思。

前两句写皇帝出巡的壮观景象:成千上万的官员和骑兵簇拥着皇帝的车驾,沿途警卫森严、随从忙碌。这里"龙骧"指皇帝的车驾,"跸路"是皇帝专用的道路,展现皇家威仪。

中间四句形成对比:先指出朝廷已经惩办了祸国殃民的罪人(可能指庚子事变中的主战派),百姓仍然怀念过去的贤明君主。"麦饭香"这个细节很生动,老百姓用粗茶淡饭热情迎接皇帝,体现质朴的忠诚。

最后两句意味深长:回望南山高大的宫殿时,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国家危难的时刻。"在莒"用春秋时齐国国君流亡莒国的典故,暗示要牢记历史教训。整首诗既有对皇权威严的展现,又透露出居安思危的清醒,在歌功颂德中藏着劝诫之意。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