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宫廷游玩的生动画面,用简单明快的语言传递出热闹奢华的气息。
前两句写景:池塘边的柳树新芽嫩黄,翠绿的旗帜在春风中舒展——这是典型的皇家春游场景。"柳对黄"用拟人手法让柳树像列队的宫女,"翠花"指代华美的仪仗旗,短短两句就勾勒出色彩鲜明的皇家园林春色。
后两句写人:宫娥们跟随皇帝车驾出游,人数多到数不清。最妙的是"十里朱轮半日香",朱红车轮的香气能飘半天之久,这个夸张描写既说明车队庞大豪华,又暗含脂粉香气弥漫的感官体验。诗人不直接说"人多",而是用香味持续时间来侧面表现,显得格外新颖有趣。
全诗像一组动态镜头:从池塘柳树的静景,到旌旗招展的仪仗,再到香车宝马的浩荡队伍,最后定格在空气中久久不散的香气。这种写法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春日宫廷的富贵气象和闲适情趣。
张公庠
张公庠,字元善。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两宋名小集》卷三二三《张泗州集》序)。嘉祐八年(一○六三)为秘书省著作佐郎(《临川先生文集》卷五一《奏举人张公庠著作佐郎制》)。哲宗元符元年(一○九八)知晋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三年,徙知苏州(明正德《姑苏志》卷三)。又知邛州(《能改斋漫录》卷一六)。晚年提举南京鸿庆宫。有《张公庠宫词》一卷。张公庠诗,据汲古阁影抄宋书棚本《张公庠宫词》、《四库全书》本《张泗州集》以及《能改斋谩录》所录,合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