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触马

谁家一大树,系者水牯牛。
我马过其侧,道狭还无由。
牛辄奋双角,直前舂马喉。
伤马已不可,伤人吾何仇。
鼻绳忽迸决,惊堕荒泥陬。
我急策马去,牛尚瞠怒眸。
事有出不意,君子焉所尤。
古来行路难,曷不偃旧丘。
归欤偃旧丘,无为牛所搂。

现代解析

《牛触马》这首诗词讲述了一个突发的意外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诗人描述了一棵大树下拴着一头水牛。当诗人的马经过狭窄的道路时,水牛突然用双角顶撞马喉,造成马的伤害。诗人对此感到无奈,因为他并未与水牛有任何仇怨。接着,牛鼻绳突然断裂,水牛受惊跌入泥中,诗人趁机策马离开,但水牛仍然愤怒地瞪着眼睛。

诗人通过这个意外事件,表达了对生活中不可预测的突发情况的感慨。他认为,很多事情的发生往往出乎意料,无法预料,君子在面对这些意外时,不应过分责备他人或自己。诗中提到的“古来行路难”,暗示了人生的旅途充满艰难和未知,诗人不禁感叹,为何不选择安稳地留在旧时的家园,避免这些无谓的纷争和危险。

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不如回到旧时的家园,过一种平静的生活,不再被外界的纷扰所困扰。这种回归平静、远离纷争的思想,体现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复杂世事的超脱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一个具体的意外事件,引发了对生活和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悟。诗人用朴素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传达了一种回归本真、远离纷扰的生活哲学。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