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首 其四

读书虽穷经,学道在穷仁。
经通乃知至,仁得斯成人。
束发吾有志,辛苦今十春。
朝闻可夕死,谁当负斯文。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人追求学问和道德的过程,核心思想是:读书和做人的终极目标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正理解道理、成为更好的人。

前四句是核心观点:
1. 读书不只是为了钻研经典(穷经),更要领悟仁爱之道(穷仁)
2. 只有真正弄懂经典(经通),才能明白最高真理(知至)
3. 只有践行仁德(仁得),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成人)

后四句是个人经历:
诗人说自己从少年时(束发)就立下志向,至今已辛苦钻研十年(十春)。他用"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典故,表达对真理的渴求——哪怕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值得。最后反问:在这样的追求中,谁有资格辜负圣贤留下的文化瑰宝(斯文)呢?

全诗亮点:
- 把读书和做人结合,强调知行合一
- 用"十年辛苦"体现追求真理的执着
- 最后一句的反问充满使命感,让人感受到文化传承的重量

就像现代人追求学历的同时更要修养品德,诗人告诉我们:真正的学问不在书本里,而在如何成为一个明理向善的人。这种将知识转化为人生智慧的思想,在今天依然很有启发。

0